“这就像在下一盘棋,爱因斯坦始终能拿出新的例证。”埃伦费斯特这样向他的学生们描述随后发生在玻尔和爱因斯坦之间的争论……埃伦费斯特信手拈来几个恰当的隐喻:“玻尔不断从哲学的烟雾中寻找工具,来粉碎对方一个接一个的例证;而爱因斯坦就像玩偶盒里的弹簧小人,每天早上都会精神饱满地从盒子里蹦起来。啊,这场激战真是千金难买!”
——《纠缠:量子力学趣史》
两次索尔维会议留下了一连串精彩的论战,还有不止一张珍贵的合照。争论仍在继续。然而仅仅三年后,纳粹便正式掌权。在当时,德国是当之无愧的科学中心,参与索尔维会议的诸神有不少都和德国学术圈关系密切。量子力学的发展会面临怎样的命运?与会的科学家们又经历了什么?
1931年12月,在驶往帕萨迪纳的轮船上,爱因斯坦盯着飞翔的海鸥。他在旅行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我在柏林的职位,从此浪迹余生,海鸥伴轮船而飞,他们就是我的新同事。”
——《纠缠:量子力学趣史》
在纳粹正式掌权之前,早已成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的爱因斯坦便去了美国。在颁奖典礼之后的宴会上,薛定谔这样结束了他的祝酒词:“我希望不久以后能再次回来……不是来到一个彩旗飘飘的庆典大厅。在我的行李箱里,也不会有这么多正装,而是肩上扛着两个长长的滑雪板,背上背着帆布包。”
——《纠缠:量子力学趣史》
1933年,海森堡来到斯德哥尔摩,领取推迟颁发的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也来到了这里,和狄拉克一起领取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不久前,他刚刚在牛津大学落脚。薛定谔本人并非犹太裔,但出于道义上的考虑,他仍然决定离开柏林大学。海森堡相信,“政治上的变革会独立发生,丝毫不会破坏哥廷根的物理学。”他认为,“他们”能够认可这种二重性,就像量子物理里的二象性一样。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丑恶将从美丽中自行分离”,政治将不再压迫物理学。
——《纠缠:量子力学趣史》
海森堡留在了德国,希望在特殊时期为祖国保留科学的命脉。然而,事态的发展似乎超出了他的预期——纳粹政府要求海森堡主持德国的核武器研发工作。我们无法追问海森堡是否后悔留在德国,但在EPR佯谬发表的那段时间里,海森堡在写给母亲的信中有这样几句意味深长的话:“在这个科学的小领域里,有着对未来意义重大的价值,我对此非常满足了。这是在这个完全混乱的世界里,我唯一清楚该去做的事情。外面的世界真的丑陋不堪,而这项工作是如此美妙。”
一系列打击使他终日意志消沉,沉醉不醒。通过“了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的特有作用”,他终于康复了。正如在1934年10月,泡利在写信给他的朋友兼助手拉尔夫·克罗尼格告知这件事的时候,他写下了“你喜获新生的故友:泡利”这样的签名。
——《纠缠:量子力学趣史》
曾经在哥廷根大学和汉堡大学工作过的泡利,在两次索尔维会议之间那几年去了瑞士,加入了位于苏黎世的联邦工学院。在很多同行忙着逃离乱局时,泡利恰巧待在一个尚且平静的地方,暂时避开了种种麻烦。1935年,已经“喜获新生”的泡利从瑞士出发,前往美国。他将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学者,并且在十年后领取属于自己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在他获奖的第二年,泡利又回到了苏黎世的联邦工学院,从此一直以瑞士为家,直到去世。
火车驶出他们位于意大利的避难所塞尔瓦时,已是寒冷的凌晨三点钟。玻恩望着窗外的繁星,他的儿子古斯塔夫蜷缩在一个座位上睡着了,特里希那毛茸茸的黑褐色脑袋靠在玻恩的膝盖上。随着糟糕的1933年一步一步地接近尾声,他感觉自己像是周围唯一清醒的灵魂。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黄色佗罗花绽放的幻影。“我现在才知道,在塞尔瓦附近散步和爬山是多么令人愉快,……
——《纠缠:量子力学趣史》
1933年,为了躲避迫害,犹太裔科学家玻恩带着家人先去了风景如画的塞尔瓦小镇,随后从塞尔瓦前往英国。1954年,玻恩终于凭借他提出的波函数概率解释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此时,距离这项成果发表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
在哥本哈根,玻尔读到(介绍EPR佯谬的)这篇文章的第二天早上,他兴致勃勃地跨进研究室的大门,他边用一只手挥舞着边哼唱:“波多尔斯基!O波多尔斯基,Io波多尔斯基,Sio波多尔斯基,Asio波多尔斯基,Basio波多尔斯基!”
——《纠缠:量子力学趣史》
就在EPR佯谬发表之后,玻尔也在《物理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还是《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可否被视为完备的?》,这是他对爱因斯坦一方的又一次回应。1962年,玻尔与世长辞。他在黑板上留下了两幅草图,记录着前一天晚上思考的问题。第一幅图看上去像一个螺旋楼梯——黎曼曲面——那是玻尔最喜欢的语言模糊性的隐喻。而第二幅草图,几乎还粉笔线条中振荡着,那是爱因斯坦(在第六次索尔维会议上提出的)光子箱。
除他们之外,还有从英国来到德国,很快又回到英国的狄拉克,在法国熬过了德军占领期的德布罗意,还有留在德国,不幸失去了儿子的普朗克,以及在1933年和儿子一同辞世的埃伦费斯特……等人们逐渐走出战争的阴影时,20世纪已经过去一半,诸神已经衰老,索尔维会议上的争论依然没有结论。
来源:图灵教育
编辑:霜白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 蟹黄到底是蟹的什么器官?
2. 吃太多被退货,也就大熊猫干得出来
3. 为什么妖怪吃唐僧都用蒸的?| No.230
4. 远 古 巨 猫
5. 量子力学都不懂?还在说你知道量子科技?
6. 玻璃,竟然还可以这么智能!!!
7. 食堂的“一两”包子、“二两”饭,你吃饱了吗?
8. 《自然》封面:刷新纪录!室温超导在超高压下首次被实现
9. 为什么冰箱是个柜子,而冰柜又是个箱子?| No.229
10. 这年头,不懂些物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合格的吃货